发布日期:2024-08-14 15:43 点击次数:167
清远英德是广东省林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北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英德市检察院切实担负起服务保障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配资平台推荐,以检察力量守护大美英德绿水青山,成效显著。
多方位推动
矿产资源领域综合治理
初秋的青山,依旧绿意盎然。
这是英德市检察院办案人员跟随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到英德市东华镇一处稀土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地回访时看到的景象。两年前,这里大面积山体裸露、黄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是不法分子盗采稀土矿留下的“生态伤疤”。
2021年5月,英德市检察院办案人员对英德市东华镇、白沙镇、青塘镇等多个旧稀土矿区进行现场查看。经现场调查、无人机勘查发现,旧稀土矿区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当地政府虽然进行了多次修复,但复绿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情形,英德市检察院向自然资源部门和当地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采取有效措施对旧稀土矿区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英德市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的旧稀土矿区全面进行了摸排调查,研究制定“一区一策”整治方案。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东华镇、白沙镇的3个旧稀土矿区被选为生态修复试点地,治理面积424亩,治理资金4000余万元,采取生态拦挡、截排水沟、土地整理、土壤重构、植被恢复等综合措施进行修复治理。
“经过两年的综合治理修复,如今东华镇生态修复试点地复绿效果显著,树苗成活率较高,我们将总结经验运用到其他矿山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该名工作人员向检察官介绍道。
为有效打击破坏矿产资源违法犯罪和促进生态环境修复,近年来英德市检察院通过部署专项行动、制发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开展调查研究等方式,多方位推动英德市矿产资源领域深层次系统治理。通过部署非法采矿大数据法律监督和打击整治盗采稀土矿专项行动,起诉非法采矿类犯罪28宗。
构建北江流域
生态司法保护屏障
群峰叠峦、水波碧绿,如今的英德市长湖水库显得格外迷人,吸引不少游人前来钓鱼、散步。可曾经的长湖水库水浮莲面积近千亩,长达半年未得到有效处理,严重影响行洪安全,造成水体质量下降,破坏水生态环境。
围绕北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英德市检察院借助综合网格服务平台开展个案办理和类案分析,共办理涉水公益诉讼案件15件,强化对北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推动清理水浮莲和漂浮物2580亩,促使北江、滃江、连江等16处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为进一步凝聚北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整治合力,英德市检察院依托“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强化区域河湖湿地管理相关案件线索移送、调查配合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如针对发现的水浮莲泛滥问题,通过驻“河长办”生态检察联络站,到北江、滃江、连江等干支流所辖11个乡镇实地勘查、固定证据,并通过磋商、听证凝聚各方保护合力,督促有关单位建立长效属地治理机制、加强跨市交界河流管控力度,推进河道漂浮物的源头治理,共推动投入整治资金200万元,清理水浮莲及生活垃圾等漂浮物2万余吨。
在案件办结后,英德市检察院对水浮莲整治效果的巩固情况持续跟进监督,通过走访市河长办、现场查看、无人机勘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各单位日常巡查与定期清漂等相关情况,督促做好河湖水生态环境常态化保护工作,切实推动北江流域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英德市检察院配资平台推荐